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办集贸市场若干规定

时间:2024-06-16 14:34:1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6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办集贸市场若干规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办集贸市场若干规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统一管理,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新开办能提供服务设施和交易场地,有多种经济成份参加交易的城乡集贸市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开办集贸市场,要在市、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讲究实效”的原则,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资源、商品流向及购销习惯,合理设置。
积极发展商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与相邻省(区)界的集贸市场。
第四条 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街道办事处、乡、镇、村可以以土地、房屋、资金等形式投资兴建市场,实行谁投资谁受益。
第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对各类集贸市场开办的审查登记,并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新开办集贸市场,必须向集贸市场所在地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集贸市场开办许可证》。申请领取《集贸市场开办许可证》应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开办集贸市场申请书;
(二)开办集贸市场的可行性报告;
(三)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关于用地规划的审批文件;
(四)集贸市场开办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五)集贸市场方位和设施分布的平面图;
(六)开办集贸市场的资信证明;
(七)联合开办集贸市场的联办协议书;
(八)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申请者提交的文件、证件进行审查,并在三十日作出决定:
(一)对已具备开办条件的,发给《集贸市场开办许可证》。
(二)对需要筹建的,发给筹建许可通知书。筹建后具备开办条件的,发给开办许可证。
(三)对不具备开办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者不得开办。
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集资开办的市场,市场及设施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集资办法的规定归还集资款项。
第九条 联办的市场,联办各方以实物(折价)或资金投入形成的产权,应当根据协议规定,按价计算各方所有份额,实行按份额共同所有。市场设施的租赁收入,按联办各方所有份额的比例分成。
第十条 独资开办的市场及其设施的产权归投资者所有,市场设施出租的收入全部归投资者。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联办及其他形式开办的集贸市场,应会同有关单位组成市场管理委员会,协调处理市场管理有关事宜。
较大规模的集贸市场,应当建立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主、公安机关参加的治安办公室,或者成立治安联防队,维护市场秩序。
第十二条 各类集贸市场内的营业用房,无论产权归谁所有,必须一律用于经营,不得改作住房或其他用房。
第十三条 经批准开办的各类集贸市场的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市场内的各种设施,不得随意拆除和变更;确需变更或拆除的,必须经批准开办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同意后,方可施行。
第十四条 单位或个人在集贸市场经营帮销、代储存、代购代销、搬运装卸等服务业的,必须征得市场产权所有者同意,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
集贸市场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由物价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定。严禁随意抬高收费标准和利用服务项目欺行霸市。
第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国家规定收取集贸市场管理费,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集贸市场管理费。
第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集贸市场建设投资者存在收益分成的,其分成部分只限于集贸市场设施的租赁费。集贸市场管理费不得纳入收益分成。
第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联办及其他形式投资建设的集贸市场,应当根据集贸市场收益的实际情况,拨给集贸市场开办者适当的市场管理费。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条十四条、第十五条收费规定的,由物价检查机构按照《价格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利用服务项目欺行霸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5月30日

关于严格执行《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标准》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等


关于严格执行《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标准》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的通知

1996年1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发〔1994〕53号)的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定了《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标准》。为了严格执行标准,做好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申报审批工作;规范和加强审批后的日常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一)中药材专业市场是指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专门经营中药材的集贸市场。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级医药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实行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实行质量监督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实行市场监督管理。
(三)国家保护中药材专业市场内的合法经营,打击违法经营。
二、做好中药材专业市场审批工作
(一)申请开办中药材专业市场需具备下列条件:
设立中药材专业市场,必须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总体规划,建在中药材主要品种的集中产地和传统的中药材集散地,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设立相应的市场管理机构,其组成人员要有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即主管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或经县级以上药品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有经验的老药工。
须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和符合要求的质量检测人员,配备规定的基本检测仪器、设备。或直接由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县以上药品检验所负责质量监督管理。
具有与经营中药材规模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环境。
上市交易的中药材品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符合国家规定的其它条件。
(二)申请开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程序:
开办中药材专业市场需由市场开办单位提出申请,经市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意见,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医药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联合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批。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依次审查同意后,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按《商品交易市场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工商局第13号令)的规定发放《市场登记证》。
未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查同意,卫生部不予受理,未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审查同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核准。
(三)申请开办中药材专业市场须提交以下文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后,转呈卫生部审批,再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
填写《开办中药材专业市场申请表》(一式七份);
市场开办单位提出申请报告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一式三份)。
土地使用证明(一式三份)。
三、加强对中药材专业市场规范化管理
(一)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协调当地的医药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法加强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行业管理、中药材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督管理。
(二)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建立市场责任体系,健全内部日常管理组织和制度,实行主任负责制,实现职责到位,责任到人,承担对市场的日常管理及安全责任;
对申请进入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药材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上岗前的中药材专业知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制度,杜绝假冒伪劣中药材进入市场;
建立切实可行的防火、防盗、卫生、治安等制度和措施,配备专职人员及有关器材设备,确保市场安全稳定、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建立保证公平交易的有效制度;
协助管理机关对进入中药材市场经营中药材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其经营的合法性;
服从医药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执行中药材专业市场有关制度,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三)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固定门店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取得《药品(中药材)经营企业合格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证照齐全者方可进入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
(四)申请在中药材专业市场租用摊位从事自产中药材销售的经营者,必须经所在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后,持有临时《营业执照》,方可经营。
(五)在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药材必须做到:
要统一挂牌或贴标签,标明品名、规格、产地、价格,品名要采用国家药品标准名称;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包装,要有齐全、完善的进货记录和销售记录;计量器具要符合标准,并有定期校验标记。
(六)中药材专业市场严禁下列药品进行交易:
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需要经过炮制加工的中药饮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罂粟壳、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国家重点保护的42种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家种、家养除外);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上市的其它药品。
四、严肃法纪,加强监督管理
(一)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开办中药材市场,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坚决取缔,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对管理混乱,问题严重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医药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后,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市场登记证》,予以关闭。
(三)经营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医药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收回或注销其《药品(中药材)经营企业合格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经营假劣中药材;转让、转借、涂改、出租和异地使用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有其它违法经营活动的。
(四)对经发现在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假劣中药材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处罚。对经发现超范围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五)医药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按规定程序审批,发给证照的,该证照无效;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核发证明机关负责依法赔偿,并追究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六)对市场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包庇纵容制售假劣中药材违法犯罪活动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户外广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通告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户外广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通告

邯郸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


[1999.01.20]

1997年7月22日邯郸市人民政府邯政告[1997]1号发布根据1999年1月11日邯郸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修正)

为加强城市市容管理,促进城市形象建设,美化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邯郸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特作通告如下:

一、凡在本市城区内设置的户外广告、霓虹灯标语、电子显示牌、灯箱、画廊、橱窗、门面装饰等设施(以下统称广告、霓虹灯),位置设置应适当,布置形式应与街景协调,保持完好、整洁、美观。

二、广告、霓虹灯应内容健康,文字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图案、光亮显示完整、醒目。

三、广告、霓虹灯的设置必须征得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四、经批准设置的广告、霓虹灯,应按照“谁设置、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设置在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载体上的广告、霓虹灯的维修管理,由建筑物、构筑物或载体的使用单位负责;独立设置的,由设置单位负责;有设置协议的,由协议规定的维护管理单位负责。

五、广告、霓虹灯的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加强维护,经常检查,发现图案、文字、灯光显示不全,污浊、腐蚀、损毁的应立即修饰,过期或失去使用价值影响市容观瞻的广告、霓虹灯,应及时更换或拆除。

六、本通告由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监督实施。凡违反本通告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容环卫执法人员责令维护管理责任单位限期修复或者拆除,对拒绝或逾期不修复、不拆除的,依照《邯郸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以500元至2500元罚款。

(一)广告、霓虹灯不按指定的地点和街路设置的;

(二)广告、霓虹灯内容不健康,文字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图案、光亮显示不完整、缺字少划的;

(三)广告、霓虹灯破损、脱皮、污浊,不及时清洗、维修、翻新的;

(四)私自改变橱窗使用性质或橱窗摆放脏、乱、破损,影响市容观瞻的;

(五)门面装修不按设计要求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

(六)门面装修后出现破损、污浊,影响市容观瞻,限期内不及时维修翻新的。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解释。